大東北供暖季 如何預防“暖氣病”
發布時間:2020-11-23 12:01:32大東北的供暖已持續一個月啦
伴隨著室外氣溫持續走低
室內的溫暖也給很多人帶來了
“暖氣病”
啥又是“暖氣病”呢?
“暖氣病”,顧名思義,指的是因暖氣引起的疾病。主要是指冬季供暖,因環境和人體干燥缺水而引起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,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外寒癥狀。常出現的口干、頭暈、嗓子疼、咳嗽、煩躁、皮膚發緊等癥狀,這就是所謂讓暖氣給熱出來的“暖氣病”。
冬季供暖,室內外空氣干燥、導致人體缺水,這是導致感冒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另外,人體水分充盈時,呼吸道黏膜的纖毛運動活躍,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體,但在體內缺水的環境下,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會變弱,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,就很容易感冒。感冒時伴隨發燒、流鼻涕等癥狀,再次造成人體內水分和電解質流失,導致了“暖氣病”的發生。
四種常見“暖氣病”
常見病一:上呼吸道感染
供暖后室內溫度升高,各種致病菌數量增多,再加上室內空氣干燥,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。
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及時治療并不可怕。一定要多喝水,防止室內過于干燥,不要到人多聚集的地方活動。一旦出現感冒癥狀,或者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,就要及時就醫。
常見病二:皮膚瘙癢癥
每年冬天都是皮膚瘙癢癥多發的時候。尤其是老年人的皮膚水分缺失,油脂減少,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差,供暖后室內干燥,皮膚就易瘙癢。
供暖開始后,最好多喝水,多吃水果,少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。另外,中醫認為“肺主皮毛”,所以日常此時多吃一些木耳、百合等潤肺的食物對緩解瘙癢也有一定好處。
弼誘
常見病三:胃腸道潰瘍病
剛開始供暖的時候,室內外溫差較大,而人體無法完全適應,這就容易讓潰瘍處于活動狀態。一些潰瘍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,就容易在這種時候發作。
為了避免潰瘍性疾病發作,在外出的時候注意保暖,防止腹部受涼。
常見病四:心腦血管疾病
供暖剛開始的時候,恰恰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候。
這是由于在室內溫度較高的條件下,尤其老年人外出接觸冷空氣,血管收縮、痙攣,血壓驟然變化所致。另外,如果室內溫度高,老年人又不注意補水,則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,給血栓性疾病的發生帶來可能。
如何預防“暖氣病”?
要想預防“暖氣病”,控制好居室溫度、空氣濕度最關鍵。
據專家介紹,一般情況下,室溫保持在18℃至22℃之間最適宜,濕度50%至60%為宜。當空氣濕度低于40%的時候,空氣相對干燥,各種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。隨著室內溫度上升,一些灰塵、細菌等過敏原容易隨著溫度的升高飄浮在空氣中,引起咳嗽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釲
因此,在供暖季家中要保持清潔,尤其是一些衛生死角,更需要及時清理,不給病菌留下孳生繁殖的“溫床”。有必要時,可以多去室外轉轉,這樣可以使人體適應供暖后突然升高的溫度,調節人體對溫差的適應能力。癉
此外,除了使用加濕器或在床前擺盆水來增加空氣濕度,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,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。最好選綠蘿、吊蘭,這些植物葉面蒸騰的水分比較多,既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,同時還有吸附空氣當中有害氣體的作用。